据不完全统计,热门动画片《熊出没》,10多分钟内出现20多次不文明语言;《喜羊羊和灰太狼》,灰太狼共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电过1755次……
长期以来,国产动画片广受非议,其中暴力、色情、污言秽语等元素屡见不鲜。受此影响,各地多次出现儿童仿效动画片的暴力场面,伤害同伴的案例。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3名儿童模仿“灰太狼”烤羊肉,其中两个孩子被烧伤。
如何为孩子选择适龄的动画片?家长们觉得需要得到指点。日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博士陆宇斐推出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按适宜观看幼儿的年龄,片中有无暴力行为、脏话、性爱等内容,将动画片分为五级。消息一出,引发各界热议。
参照分级制度,很多儿童“看了不该看的” 对民间版动画片分级标准的出炉,陆宇斐博士表示,这一分级制度考量了美国等多个国家已有的儿童影视剧标准,由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陈忻和知名电影专家李多钰等专家指导,按照年龄和心理等指标制定,并通过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已有研究的验证。
参照此标准,600名家长现场测试了自己的“被坑指数”。其中,近三成家长“被坑指数”超过50分,让自己的孩子看了许多不适合的儿童影视剧。令很多家长惊讶的是,不少2岁宝宝看得滚瓜烂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只适合7岁以上儿童观看,而《熊出没》适合10岁以上孩子。
如果参照这个分级,很多孩子看的动画片根本不适合他们的年龄。“我今年3岁半,喜欢看《熊出没》”、“我5岁半,喜欢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大耳朵图图》”、“我5岁,喜欢看《铠甲勇士》、《喜羊羊》”……对自己喜爱的动画片,孩子们如数家珍,热播的《喜羊羊》、《熊出没》,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几乎都看过,而且不止一遍。
孩子模仿动画片,家长忧多于喜 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低俗、暴力甚至是色情的东西,不少孩子不知不觉“学坏”了。4岁的阳阳一不开心,就嚷着“我要砍死你”,甚至动不动就骂人“臭狗熊”。仔细观察,姚女士发现,原来儿子迷上了《熊出没》,喜欢模仿其中的动作和语言。
吕先生听到7岁的儿子洋洋得意地向小伙伴们秀“口才”,如“床前明月光,洒了一碗汤。抬头拿毛巾,低头擦裤裆”之类。吕先生问儿子是谁教的,孩子说是在动画片里学的。
震惊之余,吕先生特意去看儿子正在追看的《果宝特攻》,发现这部动画片有些内容的确不太适合儿童,里面不仅有这首“歪诗”,还有很多暴力场面,还有“对思想固执的人,就用刀子解决吧”这样的台词。不少内容成人化,还有教亲嘴和追女孩子的场景。
“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大师,哪部动画片热播,就追着看哪部,模仿哪部。”幼师小简观察发现,班上至少有八成的孩子会模仿动画片里的语言和行为,如假装手拿电锯,对小朋友高喊:“我饶不了你!”假装举起宝剑说:“我要杀了你!”甚至向老师提问:“人是不是和灰太狼一样,怎么打都不会死啊?”小简老师为此没少提醒家长,对孩子看的动画片要加以选择,别看那种有暴力行为的。
父母加以选择,给孩子健康成长小环境 民间版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公布不到两天,已在网上引起了激烈讨论。网友有的支持叫好,认为儿童动画片中的暴力真的需要管管。也有人提出:分级制度是出来了,可电视上循环播放,不好控制啊。
陆宇斐表示:“家长对待孩子是少不了控制的,但不是说不能给孩子自由,成人需要做的是引导。创设分级制度,就是让家长对儿童观看儿童影视剧,有个良好的指导性原则。”
小简老师也认为,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小环境,在选择儿童影片时,首先要看主旨,价值观是最重要的,看影片是否弘扬生命、成长、爱等正面的东西;其次是看画面是否温馨有爱,因为孩子是靠感受来欣赏美的。
小简老师强调,家长除了可以参照分级制度为孩子挑选适宜的影视剧外,还应该陪孩子一起观看,这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家长还可以借机引导孩子发现影视剧里传递的真善美。
[size=0.83em]3694ec15b860c0733121c3d1f2119186.jpg(50.3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color=rgb(153,153,153) !important]2014-12-26 15:59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