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楼
发表于 2013-5-29 23:21: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九万大山 于 2013-5-29 23:34 编辑
近摄接圈是机身内部为黑色的筒状近摄附件,多由金属制成。使用时象安装增距镜一样附加在机身与镜头之间,近摄原理与皮腔完全相同。通常35mm相机经常使用的接圈分为7mm(1号)、14mm(2号)和25mm(3号)三种,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并能够组成七种不同长度,如:三只接圈组合,用于50mm标准镜头上的像物比例为1∶1。但镜头的对焦范围将随着接圈的增加而受到限制,所以在接圈组合拍摄时,需要移动照相机或被摄体的前后距离配合对焦,所摄效果与近摄皮腔基本相同。
近摄接圈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有些自动接圈可与相机的光圈联动;另外,接圈的结构极为简单,一般不易损坏。与近摄皮腔相比,近摄接圈虽然便宜得多,但调整的灵活性能不及皮腔。
近摄接圈的缺点是:一、景深太短,对焦过程较为费力;二、镜头的通光量将受到影响。
近摄接圈可以分成两大类:有/无光圈拨杆连接,前者可以光圈连动,后者就不行了。一般带光圈拨杆的近摄接圈还根据卡口不同装备了相应的电气触点,以保证TTL内测光能够起作用。
对于不同的镜头,到底使用多长的皮腔/接圈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放大倍率呢?根据前面所述,放大倍率可以这样计算:
放大倍率 = [皮腔/接圈长度] / 镜头焦距
理论上讲,使用近摄皮腔/近摄接圈,任何镜头都可以用于微距摄影。但是要看到,使用400mm焦距的镜头,如果需要达到1:1的放大倍率,那么皮腔/接圈的长度就需要400mm长!显然这个组合是不现实的。
另外,如果手中的接圈长度为50mm,若接入50mm的标准镜头,放大倍率就达到1:1了;若接入24mm的镜头,放大倍率就超过2:1。 这里是我使用近摄接圈+手动镜头拍摄的一些微距照片:
|
-
_IGP9885复.jpg
(169.23 KB, 下载次数: 17)
-
IMGP1013副.jpg
(190.7 KB, 下载次数: 16)
-
IMGP2493复.jpg
(193.45 KB, 下载次数: 14)
-
IMGP2784复.jpg
(160.12 KB, 下载次数: 16)
-
IMGP2786复.jpg
(160.64 KB, 下载次数: 13)
-
IMGP3003复.jpg
(154.95 KB, 下载次数: 16)
-
IMGP3826复.jpg
(168.68 KB, 下载次数: 14)
-
IMGP3833复.jpg
(165.53 KB, 下载次数: 16)
-
IMGP3890复.jpg
(150.69 KB, 下载次数: 17)
-
IMGP3923复.jpg
(184.88 KB, 下载次数: 15)
-
IMGP3949复.jpg
(166.62 KB, 下载次数: 17)
-
IMGP3976复.jpg
(173.18 KB, 下载次数: 15)
-
IMGP3983复.jpg
(154.59 KB, 下载次数: 23)
-
IMGP4052.jpg
(148.05 KB, 下载次数: 22)
-
IMGP4061复.jpg
(139.39 KB, 下载次数: 22)
-
IMGP4064复.jpg
(124.66 KB, 下载次数: 17)
-
IMGP4258复.jpg
(136.64 KB, 下载次数: 23)
-
IMGP4421复.jpg
(120.73 KB, 下载次数: 20)
-
IMGP4452复.jpg
(131.95 KB, 下载次数: 21)
-
IMGP5367复.jpg
(127.53 KB, 下载次数: 21)
-
IMGP5464复.jpg
(130.49 KB, 下载次数: 19)
-
IMGP5497复.jpg
(120.39 KB, 下载次数: 25)
-
IMGP5528复.jpg
(123.8 KB, 下载次数: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