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好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搜索
楼主: 贝江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苗山一个少有的村落《小东江自然村志》之三(2015-11-8已更新)

   关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4:59: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0-16 10:00 编辑

春节初四的小东江斗马活动——理想的观斗场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4:59: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0-16 10:05 编辑

带上爱犬赶坡会——两不误

远方的客人拍照芦笙,乡村的孩童观看宠物——各有所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0-16 10:22 编辑

广西苗山融水金秋鱼飘香 原生美味引客来发表时间:2014-10-10 16:16:27来源:中新网广西新闻

摘要提示:9月28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四荣乡小东江苗寨举行2014融水元宝山金秋烧鱼季开幕式,拉开了今年融水元宝山秋收文化活动的大幕。


9月28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小东江苗寨,一名苗族美女烤鱼。廖子渊 摄




图为几名少数民族妇女正在烧鱼。韦鼎标 摄




游客展示抓鱼成果。龙涛 摄




苗寨风光美如画。龙涛 摄




       中新广西网10月10日电(韦鼎标 覃天阳)苗山深处,金秋时节,稻谷金黄,鱼儿肥美。9月28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四荣乡小东江苗寨举行2014融水元宝山金秋烧鱼季开幕式,拉开了今年融水元宝山秋收文化活动的大幕;古老的苗族烧鱼祭祀仪式,欢快的田垌抓鱼,热烈的烧烤田鲤,醇香的米酒互敬,金秋烧鱼季启动仪式现场的小东江苗寨,沉浸在金秋丰收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浓郁气氛之中。

       当日,来自区内外的1000多名嘉宾、游客,和当地村民一起在稻田里抓禾花鱼,在田间烧鱼,品尝着原生态美味。烧鱼季一直贯穿国庆长假,并延续到年底,让更多游客品尝禾花鱼美味。

       烧鱼是桂北苗族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每年秋收时节,苗山群众聚集在山坡上进行别有风味的烤田鲤会餐,庆贺丰收和秋收结束。

       苗族人民多住在山上,离大江大河较远,吃鱼很困难。苗家人向来喜欢在稻田里放养鲤鱼。每年春插过后,他们把一桶桶如手指般大小的鱼苗放入稻田里,经过对禾苗的精心护理,施放农家肥,鱼儿在田里捕食蚱虫、吃稻花(故此时的鱼又叫禾花鲤或禾花鱼)。至九月金秋收获时节,糯谷金黄灿灿,田里的鲤鱼也长成手掌般大小的红尾大鲤了。苗家人吃鱼的方法有煮、炒、腌酸、晾干等,而最具风味的要数用火炭烧烤至熟,味道以鲜、美、嫩、香、甜为特色,而且吃法也新颖别致,饶有情趣。

       金秋时节,苗寨家家户户酿起醇浓浓的甜酒,蒸着香喷喷的糯米饭,带上食盐、辣椒、蒜苗、葱花、薄荷等佐料上山去剪禾。晌午时候,在田头或田边的平地上烧起一堆堆篝火,从田里抓来一笼笼活蹦乱跳的鲤鱼,用树枝或竹片把鱼一条条串起,形成一排排,然后放在红彤彤的火炭上翻来覆去地烤焙,半个小时左右,鱼被烤炙得“滋滋”作响,水分烤干,慢慢地转色变黄,直至熟透,香飘四溢,远远就可闻到香味。

       野菜打鱼汤也独具特点,先用钵头盛好冷水,放入佐料和鱼仔,再用洗净的鹅卵石放进火炭中烧得通红,然后夹丢进钵里,反复多次,直至把鱼汤烧滚,鱼仔和佐料烧熟,味道特别新鲜可口。

       大家围拢着火堆,一手拿着糯饭,一手拿着烧鲤,破腹取肠,撕开成片,边蘸盐水边吃。男人举杯交换对饮,到处是“呀、呜——”的喜庆丰收喊声和悦耳动听的苗歌声,好一幅农家乐画图。

       近年来融水把金秋烧鱼活动作为融水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打造金秋系列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大做强传统禾花鱼特色养殖产业,在该县安太、四荣、白云、香粉、安陲等乡镇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目前,该县全年养殖禾花鱼的稻田面积5.2万亩,产量884吨,总产值2160万元。禾花鱼养殖成了苗乡人民致富的又一新路。

       从9月下旬起,该县每天活动不断,精彩连连。10月10日的同练瑶族乡将举办首届“盘王节”,神秘盘王祭祀、瑶族婚礼等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10月26日芦笙斗马节开幕,将有万人原生态芦笙齐奏和百面牛头鼓拉鼓庆丰年的盛大场景,以及激烈的斗马比赛、扣人心弦的斗鸟和斗鸡比赛、千人芦笙舞比赛、万人同乐大型芦笙舞晚会、芦笙踩堂等10多项精彩纷呈的活动。(完)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0-16 10:46 编辑

融水好门户网报道小东江金秋烧鱼季照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1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0-19 09:42 编辑

2015年10月19日更新


村屯建设
功德碑(一):由县委统战部引进的卫生饮水工程


功德碑(二):小东江坳候车亭碑文主题:“捐资建亭,名流千古”

功德碑(三):二00年屯级公路拓宽工程

功德碑(四):二00七年修建机耕桥工程

功德碑(五):自治区财政援建桥

上级拨款新建的文化休闲观光长廊(2014.3)


项目拨款建造的观景凉亭。2014年底投入使用,底层设有卫生间。

2012年县发改局援建水碓沟、小龙塘两个滚水坝工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1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0-19 09:41 编辑

部分成果

梁彬、王天若主编


潘鸿翎编著


梁冠琼执行主编

马杰星医术


本村人员策划、编辑


本村人员参加编著(1994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村人员任副主编(1993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梁青获得的国家级奖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1-8 16:51 编辑

2015年11月8日更新!


2013年春节七十岁以上老年人合影

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中专生、大学生合影(2013年春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1-8 16:22 编辑

长寿老人









无照片:钟海福,男(1931—    )
       周棉妹,女,(蓝善财妻),86岁。
       潘兆光,男,90岁。
       李青英,女,87岁。
       马流光,男,81岁。
       郑大妹,女,81岁。
       韦老干,男,80岁。
        周五妹(19051985。仁新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00: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1-8 16:31 编辑


历史资料

1995年广西苗族学会编辑出版《芦笙之恋》一书,纪念已逝的自治区民委副主任梁彬。
主编:吴承德、朱慧珍、李忠胜。


石碑立于小东江境内。此为石碑的一半,由村民周庭辉保存。
根据碑文“背江八团”等字样推算,石碑应在民国前清道光年间或民国初刻立。其内容主要是对征税和经商等活动订立条框。

民国礼簿。
小东江寨很早就有红白事各姓来礼相互帮忙的传统。这是梁府保存的民国二年(公元1914年)梁明秀一次酒路的来礼登记簿。当时以“毫”为主礼。收到梁明光、杨振福、李鸿记、钟长发、叶荣山、周宝彰、韦致德、蓝玉兴、路锡璃、龙定邦、粟子材、潘玉和、巫鳯仁、毛鳯翔、贾老七、石老本、姚成昌、何福桥、梁老上、马老里、徐正业等20多族姓氏60多个礼(当时只有几十户)。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26: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本帖最后由 贝江渔 于 2015-11-8 16:46 编辑


地契和税票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田地变更字据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山场变更字据

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山场变更字据

国民政府广西财政厅印发的“断卖契纸”(民国22年)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梁氏分家所立的“五分书”

分家契约(1945年)——五分书人梁明秀因年迈力衰难理家务长子应中三子应珍四子应球五子应保六子应合皆已长成特将祖遗及自留之产业查开清单五股均分俾各承受永远管业宜克俭克勤无荒无急广播祖风不振家道浸昌日后倘有消长不一自亦无异说今五分书一式五纸受与五儿子各执一纸为据计附清单壹纸授与六子应合(授与五个儿子各自家产有田、地、林、房间等,略)
    中华民国叁拾叁年孔历正月十五 立书人梁明秀(押手拇印)
应中应珍应球应保应合(押手拇印)

1954年“香粉贸易购销组”开具给小东江村民潘老寿的土特产税收据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下载“融水好门户”手机APP

扫码关注“融水好门户”微信公众号

关于融好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务帮助 | 小黑屋|手机客户端


站务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桂公网安备 45022502000002号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8009806号-3   |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202020200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