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好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搜索
查看: 29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关于摄影的好贴分享

[复制链接]

农夫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9: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url=]大师教你单反摄影[/url]

在了解广角镜的特性后,大伙对于使用它来 拍摄人像还是一知半解吗?由于每个人手上拥有的广角镜头不尽相同,究竟该如何活用它们来一场创作人像大赛呢?接下来就由编辑部整理市售不同焦段的广角镜,并依据等效焦段的概念为读者详解各焦段下的实拍特色,以及须注意的重点。

14-18mm超广角
以目前佳能、尼康、索尼的当家超广角变焦镜皇,广角端都在20mm以下。其中,佳能是16-35mm F2.8L(广角端视角108°)、Nikon则为14-24mm F2.8G(广角端视角114°),而随着索尼α900一同发表的Vario-Sonnar T* 16- 35mm F2.8 ZA SSM(广角端视角107°)也将在今年年初正式上市。虽然广角端焦段不尽相同,但共同特色都是视角超过100度。
正因为视角极大的特性,最适合运用在狭窄环境中,不但能拍摄模特儿全身,还能纪录周围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时,模特儿通常会塞满整个画面,若是将头、脸、手臂、大腿等处,放在画面的周围,容易因画面扩张,而看起来肥胖。要解决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至于画面中央,且画面中央的身体位置,相对周围的肢体,稍微远离镜头,这样的拍摄角度,自然能拍出修长身形。

此外,我们也常让模特儿与树或建筑物同时入镜。超广角镜能在短距离下,将两者都涵盖在画面当中,能表现出特殊张力。虽然这类型的作品相当讨喜,但处理不好,也常会让头部拉长。若想让画面看起来较为正常,则建议将人的比例抓在画面1/2,顶多在1/3。此时,人的头部会处于中心处,透视变形的影响会相对小许多。角度上面,不见得由底边往上拍最好,许多时候,只要在膝盖附近的高度抓拍即可,若要几近90°方式向上拍的话,可请模特儿适度的弯腰向前,以减轻影像变形,顺便展现身体曲线。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太接近时常会有压迫感,需要一定的距离,才会让彼此感到自在。使用超广角镜头时,因为视角太大,常要贴近模特儿取景,除非是训练有素且经常合作的模特儿,否则常因别扭而表情尴尬扭曲,甚至动作僵硬。用这个焦段拍摄人像的摄影师,考验的不仅是自己驾驭广角镜的能力,也是在挑战模特儿的心理极限。

重点提示
善用长景深与强烈透视效果。
尽量不要将脸部、手臂放在画面四周。
拍摄时要多沟通,减少尴尬。
若有闪灯补光需要,最好用离机方式。
超广角镜头是玩家尝试盲拍的第一选择。

24-28mm一般广角人像指南
一般广角镜因发展历史较久,目前不论是APS Size或全幅机身建议搭配的变焦镜头,都具备等效焦段24-28mm左右的广角端,视角约略在74-95°,一般拍摄人带景或纪录室内聚会,这个焦段即绰绰有余。相对于超广角镜超夸张透视感,但画面周遭变形严重;这个焦段的广角焦段保有不错透视效果,且变形控制相对较为简单。

现在的标准变焦镜,多以这个焦段作为广角开端,例如各家的标准变焦镜皇,皆以全片幅为目标,广角端设定为24mm。佳能 EF-S、尼康 DX、索尼 DT等APS size镜头,不论是套机镜头、进阶的标准变焦镜,或者前期介绍18-200mm的旅游镜,广角端的焦段,经由片幅换算,也都落在24-28mm的范围。这个焦段范围抑制桶状变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般只要注意好透视的问题,就能够获得不错的广角效果。
所以这焦段最是建议一般玩家,入门学习风景构图的焦段。而又如前述广角镜人像特色中所说,拍摄广角人像思维与拍摄风景相同,所以想开始练习广角人像,这个焦段算是不错的起点。
最受欢迎的基本构图,莫过于三分构图法,其中两两相交的点,就是画面的视觉焦点,通常我们会将主题与视觉焦点、或构图的线做结合。例如半身、全身人像的模特儿眼睛,我们就习惯放在焦点或线上。虽然同样的构图原则可适用在广角镜上,但头型、脸蛋可能会因为过于靠近画面边缘,而有所变形。建议读者拍摄时,可左右微调角度,或多或少能改善变形的问题。

此外,广角人像的议题,不见得要把人塞满画面,许多时候宽广、单纯的地景,配合模特儿的肢体动作拍摄,虽然画面中的人不大,但将人置于视觉焦点或三分线上,亦能成为画面中的重点,进而将肢体动作传达出来的情绪,与周围环境结合,散发渲染力十足的作品。
另一个适合使用的时机,便是室内昏暗的环境,以24-28mm焦段而言,手持安全快门约略1/30,稳定一点的人1/15秒应该还能拍出稳定的画面。对于喜欢纪录现场光源的玩家来说,只要拉高感光度在配合广角镜,就是忠实纪录现场氛围,是极为实用的焦段。

重点提示
最常用的广角焦段。
人景合一的好搭档。
边角同样会有变形问题。
可稍微调整角度,让透视更为自然。
一机一镜时,室内拍摄的最佳焦段。

32-35mm 写实广角人像指南
以目前广角镜光学设计的进步,许多人会省略掉这个焦段,认为它要广角效力不够,又不如标准镜这么规矩、方正。其实它的魅力正介于广角与标准,有两者的特色,容易取得画面的平衡与张力。在135系统成为主流后,有很长的时间里,视角约略62°的32-35mm广角焦段,正是变焦镜广角端的起始。
早期底片时代,许多傻瓜相机搭配的镜头,正是以35mm作为开端,而前些年消费型数位相机刚开始的年代中,虽然内藏的感光元件面积极小,但广角端亦依循消费者习惯由35-32mm开始。

35mm焦段的广角镜,因技术成熟变形抑制极佳,与50mm标准镜相差不远,仅视角范围较大,通常用来拍摄较为写实的画面。尤其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拍摄七分身的人像照片,35mm较大视角,与较易控制的透视变形,较50mm标准镜更适合发挥。
成熟的光学设计技术,不但让这个焦段的变形抑制极为完美,且各厂发表的大光圈定焦镜,不论是锐利度、色调,都有极佳的表现,大光圈更能营造广角镜先天难以表现的散景。前述广角人像的特色中,我们有提到广角镜具有深远的景深效果,这是来是广角镜本身的物理限制。多数时候,我们便依据这先天的特色,来拍摄广角人像,这也是我们少有看到浅景深广角人像作品的原因。不过这在大光圈的35mm定焦镜上,却因为超大光圈有所打破,这让我们在空间不够长的环境下,同时能表现景深与透视。

此外,35mm与前述超广角及一般广角不同处,则是35mm拍摄广角人像的重点不在避开,反而是去追求、善用它的透视变形效果。例如将想要拉长的手脚,朝相机方向延伸,同样有改善比例的效果,却又不会过于夸大。同样的道理,想让胸口升级,将胸部放置在画面周围,并以稍低于下巴的角度拍摄,便能利用透视的变形效应,拍出更显著的好身材。
35mm焦段定焦镜值得投资的另一大原因,则是接在APS Size机身后,换算等效焦段约略等于50mm的标准镜头。所以不论读者未来是否会上攻全片幅的数位单眼相机,他都算是「进可供、退可守」的镜头,是第一颗定焦镜的好选择。

重点提示
介于标准与广角之间,有两者特性。
可表现广角镜难得的浅景深。
透视效果不会太过夸张。
35mm广角定焦镜,是微光人像的创作利器。
定焦大光圈镜头值得投资的焦段。
特殊广角鱼眼镜头
若想要告诉没玩过摄影的朋友,镜头下的世界是多么奇妙,笔者想到的第一首选,必然是鱼眼镜头。能拍摄180°视角的特殊能力,圆形画面,就好像我们小时后贴着透明玻璃珠,所看到的世界。
一般衡定广角镜的优劣中,常提到抑制变形能力的字眼,其意义就在于能否减少桶状变形的出现。但鱼眼镜头却反道而行,不但不控制反而将桶状变形效果,作为它的特色。所以利用鱼眼镜头拍摄人像前,首要观念就是要如何利用,或避免鱼眼的变形。
所有的广角镜头,画面中央的范围是变形最少的部分,这个道理在鱼眼镜头上依然成立,所以想用鱼眼镜头拍人像,又不想模特儿因为变形效果而扭曲变形,中央构图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用的方式。以本单元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成效。其实,这与超广角人像中,我们所建议的拍摄重点,是同样的道理。

这类影像在鱼眼人像中,相当少见,主要原因正因为严重的变形,让拍摄者想要维持模特儿本来面貌并非易事,且用许多人购买鱼眼镜头的最大原因,正是要追求拍摄极度变形的画面。而「大头狗式」的拍摄方式与表现,自然是鱼眼拍摄人像的重点。
相对于想办法去控制变形的做法,极度变形的拍法显然简单不少,只要将脸贴近镜头,似乎就是有趣的好照片,其实细细观察,将脸正面、侧面,贴近放画面中间,又或者故意放在画面周围,都有不同的感觉。基本概念都是,越靠近镜头的地方会变大,其他的地方会缩小,贴近中央的画面越正常,周围则会极度弯曲。只要依据这样的概念,利用鱼眼镜头拍摄搞笑人像,便很容易发挥。

此外,利用鱼眼镜头拍摄照片时,较其他广角镜更需要注意杂物入镜,以及镜头污损的问题。鱼眼镜头180°的视角,一不小心就会让杂乱物品跑进画面当中,影响构图的完整性。例如拍摄俯角时,最容易将自己的脚给拍摄进去,而宽景则容易把其他的游客或摄影师拍摄进去。
而镜头前玉外凸,也是鱼眼镜头的特色,意谓多数鱼眼镜头无法外挂保护镜,在贴近拍摄人像时,距离常常只有短短的几公分,一不小心就会贴到皮肤而污损镜头。虽然对画质影响不大,但总是心有疙瘩,拍摄时后要特别注意。

重点提示
放弃抑制桶状变形。
拍摄各种扭曲的人像。
可拍出大头狗式的照片。
将主题放中央,比例不要太大,一样可减少变形效应。
镜头保养要特别注意。



农夫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9:54: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如何拍出锐利的照片 你需要掌握的10条小技巧
           大师教你单反摄影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明明已经购入了一部像样的摄影设备,却无法拍摄出如大师作品般清晰锐利的相片。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够了解自己的器材,或者错误的拍摄方法所导致的。对焦方式、拍照姿势、相机设定、镜头等多方面都会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

在你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时,大可以先看看这篇关于如何增加拍摄照片清晰度的文章。从而更好地保证美好的场景不会在自己的手上留下遗憾。
镜头的影响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镜头是影响成像最大的环节。这里并不强调要选择昂贵的器材,而是如何更好地使用你手上的镜头,取得尽可能清晰锐利的图像。

一、确认镜头的最佳光圈
首先我们应该更了解自己手里的镜头,它的最佳光圈是多少。对于大部分普通镜头来说光圈在F5.6-F11时为最佳,不过简单地遵循这一规律有些太傻了。

只要手上有三脚架,可以将相机固定其上,然后测试各档光圈下的图像质量,直到获得镜头最清晰的可用光圈。这是因为一些镜头采用了大光圈优化的设计,在较大光圈时依然会有较好的成像。
二、不要使用极端的焦距
对于普通变焦镜头来说,与定焦头不同,无法保证所有焦段的成像质量一致。这里保守的做法是不要使用镜头的极限焦距。像是一个焦距为75-300mm的镜头,其280mm端所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一定高于300mm端;而一个70-200mm焦距的镜头,100mm端的成像会比70mm更好。

虽然这条规律并不能用在所有的镜头上,不过对于大部分普通镜头来说是相当实用的。

三、了解你的镜头
虽然买了镜头以后,实际使用更为重要,不过还是应该先做好功课,对自己的镜头进行了解。比如一些带有防抖的镜头在使用三脚架时建议关闭,而有一些在使用三脚架时则建议打开。
四、镜头素质不高
通常我们不会遇到不可救药的镜头,一般缩小光圈后都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清晰度。不过也有一些镜头本身就存在缺陷(像是索尼E16 F2.8),边缘成像质量不佳,这时即使缩小至最佳光圈取得的图像也可能不尽人意。

对于这些镜头应该避免购买,如果买入的朋友应该仔细选择拍摄的对象,保证主要拍摄对象不在画面边缘区域。
拍摄操控的影响
造成照片不够清晰的原因有多种因素,正确地操作相机进行拍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如何握持相机、按下快门按钮,都可以改善相机的稳定性,提高拍摄清晰照片的机会。
五、正确的对焦操作
可以说确定正确的对焦点是获得清晰图像的第一步。在拍摄人像时,我们需要注意将相机的对焦点对准拍摄人物的眼睛,而不是肩膀、鼻子或是额头。在还没有掌握精准使用手动对焦时,将焦点设定在眼睛处可以有效提高人像拍摄的成功率。

而另一个容易出现的对焦问题,是在完成对焦后重新进行构图,由于较浅的景深而导致的失焦。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通常是入门级相机单反相机没有足够的对焦点,或者直接采用了中央对焦点,但在重新构图时大幅度地转动了相机改变了焦平面。
如果你喜欢在对焦后重新构图,那么在进行对焦操作后尽量减少相机的移动。如果你的相机有足够多的对焦点,那么还是习惯左右移动对焦点来满足构图的需要。对于一部分采用反差式对焦的无反光光镜相机来说,对焦区域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更应该采用移动对焦点来配合构图进行对焦。
六、稳定的拍摄姿势
拍照时保持安全快门速度(通常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注意是等效35mm焦距)是老生长谈,不过保持一个稳定的拍摄姿势与环境确实清晰图像的前提。抓握相机的姿势并没有十分确定的要求,不过需要遵从以下几点要求,剩下的就是去实践了。


七、正确地按下快门
使用快门按钮时,我们不需要用力碾压它,这样不仅会造成相机的震动也会加速快门按钮的老化。正确方法应该是简单地将指肚从后向前(或从外向内)覆盖在快门按钮上完成对焦,按后轻轻按下拍摄即可。

相机参数调整与后制
想要获得清晰的图像,增加快门速度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只要高于镜头的安全快门,拍照的成功率就相当高了。此外拍摄照片后的一些后制处理手段也可以提高相片的清晰度。


八、提高ISO值
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更快的快门速度导致曝光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提高ISO值。对于目前的单反、无反相机来说,高感光度下的画面纯净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可以适当的提高ISO感光度。
九、适当的锐化处理
一般我们看到的锐利图片,都是经过后期锐化处理的。如果你一般是用RAW来记录影像,那么可以在电脑上利用不同厂商解RAW软件,或者LightRoom、Aperture等软件来操作。

如果为了省事选择了JPEG文件格式,那么可以直接使用相机内的锐化设置,往往适当调高1、2档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人的眼睛对画面对比度要比清晰度更敏感,适当调高对比度,有时候也能起到锐化的效果。
十、最后一步再锐化
由于照片有着不同用途,我们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对图像进行彻底的锐化(例如现在RAW中进行锐化,再输出至Photoshop),而应该在最后输出照片时才进行锐化操作。

目前我们更多的将拍摄的照片用作网络用途,因此和输出印刷照片时的锐化处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将锐化处理留到最后一步,这样就为我们输出不同尺寸用途的图片留出了余地。
全文总结:本文只是大致地介绍了基本的获得清晰锐利图片的手段,掌握这些基本上可以保证拍摄出不出错的照片。不过对于获得锐利图像的方法还有许多,对于口袋不够深的朋友来说,在保证了基本的拍摄器材后(可用的相机、镜头、三脚架...),可以更关注于后期的图像锐化处理,这一部分对于图像的影响也相当大。另外可以注意一下上传网络图片时服务器的压缩问题,不同的网站有着不同的压缩比,我们大可以选择一个靠谱的网络相册上传图片,这样也是保证照片锐利的简单办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夫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9:57: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学会低角度拍摄技巧,让你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2015-09-20 摄影技巧

      很多新手只会用水平角度拍摄,令照片显得沉闷,那么试试以低角度拍摄吧。大多数摄友大部分时间都以水平角度观察世界,取景拍摄时也习惯运用水平角度,其实通过低角度拍摄,可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不妨参考以下几个低角度拍摄技巧,看看能否为你的摄影带来全新的感觉。

低角度观察世界
拍摄的时候是不是发现所拍得的影像不合心意?有没有想过这正是因为你使用了日常的角度拍摄影像?其实有时候从低位拍摄,会为你带来惊喜的影像,因为这是人们日常较少接触到的视觉效果。然而,低角度并非纯粹从下而上拍摄,以水平角度拍摄贴近地面的主体,也可算是低角度拍摄的一种。
灵活思考拍摄角度
以低角度作为拍摄角度的意思,并非鼓吹大家盲目地以低角度拍摄,而是拍摄时除使用日常的角度外,也可考虑到以低角度拍摄,令摄影作品变得多元化。例如,拍摄小朋友、小动物时,可尝试放下身段,以跟他/它们水平的角度拍摄影像,这样便可让观众以他/它们的角度放眼世界。
取景构图要有耐性
低角度拍摄时,如果使用的是一般数码相机,较难通过取景器取景及构图,结果只能以反复试验的方法拍摄,无疑考验到你的耐性。如果你的相机设有Live View实时显示功能,还拥有旋转屏的话,拍摄时就能较轻松自在了。

运用广角镜特性
广角镜视角广阔,可收纳较多景物;加上广角镜透视变形明显,接近镜头的物件较大,反之亦然。大可多运用广角镜头的特性,拍摄出景物丰富、效果夸张的影像。此外,广角影像也能方便于拍摄后期处理影像,例如因矫正水平所带来的剪裁后,仍能保持主体完整。



留意水平
有时拍摄时由于未必能够直接取景,较难拿准画面水平。可为相机加设外置水平仪,一般外置水平仪能够加装于相机的闪灯热靴上。此外,如果你的数码相机设有电子水平仪,不妨多加运用。当然,也可通过电脑处理影像,但比较费时。

小心处理影像曝光
拍摄时应留意影像的曝光,如果背景跟主体的反差较大,或会出现主体曝光不足、背景曝光正常(像剪影);或是主体曝光正常、背景曝光过度的情况(背景全白),例如阴天时,天空往往会死白一片,了无层次,拍摄出来的影像会较乏味。因此考虑拍摄角度时,要细心思考。
(来源:摄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下载“融水好门户”手机APP

扫码关注“融水好门户”微信公众号

关于融好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务帮助 | 小黑屋|手机客户端


站务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桂公网安备 45022502000002号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8009806号-3   |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202020200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